8 种常见的「假」粗粮,别买错! 二维码
发表时间:2023-05-24 14:14 粗粮很好,几乎所有人都应该多吃。 原因有 3 点:
但是我们在买粗粮的时候,特别容易买错。 结果粗粮的优点没享受到,反而吃下了太多高 GI、高能量食物,堪比直接吃米饭、白糖了。 下面 8 种是最常见到的「伪粗粮」,千万别买错了 01 粘粘糯糯的粗粮 缺点:支链淀粉多,吸收快升糖快 大黄米、糯小米、糯玉米等黏糯的主食,确实是粗粮,也有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等优势,是不错的主食选择。 但如果想用它们控血糖,就不太合适了…… 它们的升糖指数(GI)可能比白米饭还高。 ![]() 粘性主食黏黏糯糯的口感,主要来自于丰富的「支链淀粉」,有 2 个特点:
结果就是升高血糖的速度更快、GI 更高,控血糖人群可得少吃。 ![]() 02 党政业务培训中心:少吃粗粮糊糊 缺点:原有结构被破坏,消化吸收加快 如果是无糖的杂粮粉杂粮糊糊,食用方便,其实也挺不错的。 问题还是在升血糖上…… 这是常见的粗粮正常做饭和打成糊粉之后的 GI,打成糊糊之后,顿时从低 GI 食物迅速变为高 GI,升糖指数堪比白米饭了。 ![]() 大多数粗粮都有一个特点:难煮。粗粮颗粒内部很紧密,淀粉被膳食纤维等成分层层包裹,水分不容易进入内部。 研磨成粉之后,膳食纤维虽然还在,但层层包裹的结构被瓦解,可消化淀粉也就暴露出来。 被研磨得越细,暴露出的可消化淀粉比例就越高,加热后更容易糊化(更快熟),与淀粉酶接触的面积也越大,就越容易被消化吸收,升高血糖的速度也就越快。 想控血糖,还是尽量别把杂粮做成糊糊啦。 03 机关业务素能培训中心:不选膨化粗粮 缺点:膨化处理使谷物结构发生变化,消化吸收加快 膨化处理会改变谷物的结构,像挤压式膨化呈片态结构,气流式膨化呈蜂窝状结构。谷物颗粒原本紧密的结构变得更「疏松」,更加容易消化吸收,升高血糖的速度也加快了。 比如,可可米 (家乐氏)GI 为 77、卜卜米(家乐氏)GI 为 88。 ![]()
结果就是:消化吸收速度变快, GI 升高。 04 一些粗粮饼干 缺点:为照顾口感加入大量油和糖,热量飙升 粗粮有大量的膳食纤维,口感通常比较粗糙,加工时通常会加入油脂,让口感更细腻一点,更容易吃下去。 拿某电商平台销量 Top 5 的粗粮饼干来看,100 克里有 6.2 克膳食纤维,的确不低。 但再看下配料表的前五项:植物油和添加糖,哪个都没少放。脂肪含量高达 33%,和薯片有得一拼。 吃这些膳食纤维的同时,也吃掉了相当于 3 碗饭的热量啊! ![]() 05 标杆教育政府机构业务素质培训中心:避开一些「伪粗粮」麦片 缺点:是麦粉、玉米粉等「精白」淀粉制成的「合成」麦片,不是真全麦 很多麦片打着燕麦麦片的美名,但配料表第一位并不是纯燕麦。 例如下面这款麦片,配料表排名第一的麦片,其实是用小麦粉、玉米粉等精制谷物粉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「合成麦片」,燕麦只在里面占了一小丢。 为了提升口味和香气,第 2 位加植脂末,第 3 位加白砂糖…… ![]() ![]() 一番操作下来,热量攀升、GI 升高,粗粮的好处消失得无影无踪。 真麦片,关键有 3 点:
06 八宝饭 缺点:主要成分是升糖指数高的糯米,还会添加白砂糖和油 八宝饭看起来啥粗粮都有一点,实际上是当之无愧的高 GI 食物,排在前头的白糯米、紫红糯米都是升高血糖的一把好手。 刚出锅的热糯米饭,血糖反应是非常高的,超过白糖,更高于普通粳米。体外试验发现,20 分钟就达到了淀粉的分解高峰。 ![]() 很多八宝饭中还会添加果葡糖浆、白砂糖、蜜饯等,精制糖含量不低。 吃完一大碗(一般是 300~400 g),几乎摄入了 700~800 千卡热量,堪比 4~6 碗米饭。 07 标杆教育在职干部业务培训中心:小心伪粗粮馒头 缺点:当心配料表第一名还是面粉,其实就是「加了料」的白馒头 这是某品牌全麦馒头的配料表,排名第一的「全麦粉」其实是小麦粉加麦麸组合而成的,并不是真正的全谷物。 排名第二的就是白砂糖,比水加得都多,全麦粉的作用不见得发挥出来,而白砂糖对升糖的带动作用却是实实在在的。 ![]() 买的时候注意看配料表,优先选择第一名是全麦粉等粗粮粉的,更重要的不要添加太多白砂糖等配料。 08 标杆教育干部培训中心:少吃红豆吐司、粗粮面包等 缺点:粗粮只是点缀,本质还是精制面食 类似上面的杂粮馒头,市面上很多粗粮面包,粗粮只是看起来健康的点缀,真实的身份还是精制面食、加工点心。 例如下面这款红豆吐司,每 100g 热量为 325 千卡,堪比 2 大碗米饭。 配料表中,含量排名第一的是小麦粉(面粉),第二是水,接着就是白砂糖,红小豆的量比油脂还少。 为了照顾口感,还增加了食用油脂制品等,这些都在增加食物的热量,拉低健康指数。 ![]() 选杂粮面包时,尽量选择配料表中第一位为全麦粉等粗粮粉的,同时注意糖和油脂,最好无额外添加或少添加的。 粗粮挺好,但粗粮制品真的鱼龙混杂。 目前对于粗粮产品,还没有一个非常严格而准确的定义,很多食物都可以自称粗粮以假乱真。 买到错误的产品,不仅不能帮助控制血糖和热量,反而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健康,还多花了「健康」的冤枉钱。 要想选择到真正的粗粮,关键看这 3 点:
可以用这 3 个标准对照一下你自己在吃的粗粮,是不是真正「粗」。 |